江湖之远 第七十六章 闯南少林

山中阵阵细雨,伴随着微微南风,给暑气甚重的天气降了降温。行走在山路上的两位游人脚踏芒鞋,手持竹杖,不由得大喜,索性将头上用来挡日头的斗笠从头上拿了下来,尽情享受细雨带来的凉爽。

“师叔,前面有泉水。”行走在前面的青年惊喜地喊了一声,正是令狐冲。

“到前面休息一下,将水囊灌满。”慢步走在后面的正是吕不鸣。

此时二人正行走在福建的群山中,正前往南少林寺。

拜访福建南少林寺,本是二人此行目的地之一。只是行程一再延后,这次终于成行,顺利到达南少林寺地界。不过一路的酷暑天气,这让两个北方人吃够了亚热带地区苦夏的苦头。

泉水清冽可口。师叔侄二人饮了个饱,将水囊灌满。便坐在路旁一侧背雨处稍作休息。

这时只听得一阵马蹄声动,山路远处十余骑奔驰而来。不一会儿功夫十余名身披蓑衣的骑士便从二人身边掠过,转过一个山道,便不见了。

“师叔。我就说骑马。你偏要步行。要骑马,咱们早就到南少林了。”令狐冲看着人家骑着马有些眼热的说道。

“你懂什么?骑马那叫赶路。步行才是游历。才是真正的贴近大自然,才能真正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。”吕不鸣不屑的说道。

“整天就说些云山雾绕的词。”令狐冲低声嘟囔着。

望着微雨中的山林,吕不鸣有些诗性大发,感慨的说道:“苏东坡的定风波:‘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,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’这种洒脱气质。看看咱们现在,就是‘竹杖芒鞋轻胜马’,不正合词意。冲儿,咱叔侄二人且徐徐而行吧!”

说着,便带头向前走去。口中还轻松的哼唱着不成曲的小调。

看着小师叔这付做派,令狐冲也只能无奈的起身随之前进。毕竟冒着小雨走路,还是凉爽些。

南少林寺对于吕不鸣来说,久仰大名。前世电影、电视剧中演绎的众多英雄豪杰都出自南少林。洪熙官、方世玉、黄飞鸿、严咏春、铁桥三、少林五祖等,都是少年时吕明崇拜的对象,武侠梦的启蒙。眼见着,就要来到南少林,心中还是有些小激动的。

山中天气易变,不一会功夫,风雨渐大,眼看着空中乌云密布,怕是暴雨将至。二人不得不加快脚步,运起金雁轻功赶路。雨中的山路十分湿滑,只见二人一前一后,一纵一跃,就是丈许。

行了一刻钟的功夫,就见到吕不鸣行在前面,神色自然,脚步轻点,衣袖飘飘,好似神仙中人;而令狐冲却有些吃力,紧跟在吕不鸣身后,大步追赶,气息渐沉。

这时忽听得一声:“好轻功。”声如洪钟,中气十足。

吕不鸣循声望去,只见道旁山坡上站着一个高大身影,头戴斗笠,身披蓑衣,肩膀上挑着一个担子。因离得远,雨水也影响了视线,看不清此人面目。

此人站的高,看得远,行在山坡上,早早注意到坡下山道上的吕不鸣和令狐冲。

不明敌友,吕不鸣闻声而停。

那人见吕不鸣停下脚步。又大声道:“二位可是要到南少林?”

吕不鸣沉声道:“正是。不知阁下有何指教?”

“那有什么指教。洒家也是要去南少林,既是同路。赛一赛脚力。”不待吕不鸣回答,便哈哈一声长笑,顺着坡上小径大踏步而去。

令狐冲赶上一步,道:“师叔,此人是谁啊?”

“此人个性洒脱。倒是同道之人。问他是谁干甚。冲儿,跟上吧。”吕不鸣不以为意。这才符合南少林藏龙卧虎的天南武林巨头的地位,此行才有些趣味。

话音刚落,脚下一点,人已经蹿出。

令狐冲无奈的一跺脚。急急的跟了上去。此时吕不鸣身影早已去得远了。

山路与山坡小径遥遥相望,相隔七八丈的距离。坡上那人挑着担子,大踏步而行,步距甚大,落地甚重,看是步频不快,但是行得飞快。只见他一脚下去虽泥水四溅,人已去得远了,远远看去如同一条水龙波动而起。

而吕不鸣脚尖轻点,脚下路面水纹只起涟漪,悄无声息,裤脚不沾半点泥水,身形如飞鸟投林一般,沿着山路纵跃而去。

坡上那人虽起步的早,几息之后,吕不鸣已经与他并驾齐驱。二人一在坡上,一在山路,齐头并进。

一柱香后,山路将尽,南少林寺的牌坊就在眼前。坡上那人显然跑得性发,一心想赢得这场轻功之争。口中又是大喝一声,一个大步跃下山坡。山坡足有三、四丈高,只听“咚”的一声,脚下落点确是准,双脚落在半坡一块斜出的山石上。这一下震得山石周边泥土崩裂,可见受力之巨。此人身形一矮,借势双足一蹬,如同一个炮弹一般,蹦了过去,这一蹦足有四、五丈远,落地后,泥水四溅,却也顾不得了,奋起大步向前奔去。

不管不顾,一口气冲到了牌坊下面。见到身前无人,看来是抢在吕不鸣之前来到了牌坊下。挑担壮汉不由得意地哈哈大笑。

转过头来,正要说些什么,却发现身后竟然无人。只有一根竹杖插在几丈外的地面上。他急急一抬头。果然牌坊之上,一人正立在牌坊之上。正是与他斗脚力轻功的吕不鸣。

原来,这一路上,吕不鸣还是留着余力,毕竟那人挑着担子。只是与他保持并驾齐驱的状态。谁知挑担壮汉好胜心如此的强,最后一段竟然如此拼命。那从坡下一蹦,落地之后泥水四溅,不想被溅上一身的泥水,吕不鸣只有高高跃起,躲过去了。见到此人直奔牌坊。吕不鸣也是好胜心起,身在空中,将竹杖发劲甩出,插在了地面,待身体下降时,脚尖奋力一踩竹杖,借力腾空而起,如同大雁一般飞上了高高的牌坊。

二人一上一下,四目相对,不由得相视而笑。

“尊驾轻功了得。这一局是洒家输了。洒家佩服、佩服。”挑担壮汉性情直爽的说道。

吕不鸣轻轻跃下,落地无声,脚下水波只是微起。“那里,那里。在下不过是占着空手的便宜。”吕不鸣也是投桃报李,言语也是十分客气。

挑担壮汉却不以为然,直说道:“输了就是输了。”说着抹了一把面上的泥水。“看着洒家这一身泥水,高下立判。今日有幸能见识到如此高明的道家轻身功夫,也是不枉洒家此行。”

说着,他将肩上的担子放下,也不顾雨势渐大,将头上的斗笠取下。此人光头锃亮、头顶受戒,四旬年纪,浓眉大眼,一脸络腮胡须,不怒自威,如同一尊护法罗汉一般。和尚双手合十,揖首为礼:“洒家法名,一休,南少林罗汉堂武僧。不知尊驾是?”

“一休?”吕不鸣上下打量这个高大和尚,极力控制自己的脸面表情,生怕自己大笑出声。

见到吕不鸣脸上神色古怪,一休和尚有些奇怪,正要开口问话。这时只听得有人高声喊道:“是谁,如此大胆,是欺我南少林无人吗?”

一休和尚听得声音耳熟,转头看去,只见山门之上十余名僧众手持棍棒正向这边跑来。为首之人正是他的师弟一恩。他知道一恩向来负责寺中山门安全。方才吕不鸣施展轻功跃上牌坊,怕是让他误会了。

吕不鸣也是知道怕是方才施展轻功惹来麻烦了。不过他倒是不担心。因为自有高大的一休和尚在,想来还是很好说清楚。

几息之后,一恩和尚率众弟子将吕不鸣团团围住,个个怒目而视。一休和尚急忙将一恩拉到一旁,三言两语将方才二人较量轻功之事解释了一遍。

一恩没有说什么,再次来到吕不鸣面前,冷冷上下打量了吕不鸣。方才很不客气地问道:“你是何人?为何到南少林寺?”

听得一恩语气不善。吕不鸣心中有些不喜。不过毕竟自己行事差池在前,再加上雨水连绵,早些入寺避雨。他平静的说道:“在下华山,吕不鸣。”

“你是华山剑派玉剑客,吕不鸣。”一休很是惊喜。“久闻大名。名不虚传。想来你方才的轻功就是金雁功了。”

听说是中原大派、名门正道的华山剑派的高手。玉剑客吕不鸣也小有名气。那一恩和尚的脸色也好了许多。“不知吕大侠有何贵干?”

“在下与师侄一路游历,因久慕南少林寺的威名,特来拜会。方才山路中巧遇一休大师,一时兴起,比了比脚力,倒是在下行事莽撞了。”

“哎。也是洒家见猎心喜。吕大侠,来我南少林,可是贵客,定要多呆几日。洒家对华山剑法也是心之向往已久。”一休却是有一说一,直爽的很。“走走,这阴雨天气,先上寺中避一避。我禀明方丈师伯,师伯他也会很高兴的。”

那一恩见得师兄如此说,也不好再说什么。

一休和尚让过弟子,自己又将担子挑了起来,连声嚷着:“走,走,快进寺,快进寺。”

吕不鸣忙道:“在下还有一个师侄,还在后面。”

一恩过来说道:“贫僧自会安排山门弟子照看。吕大侠。快请。”说着,一恩忽然一把抓向吕不鸣手中的竹杖。这一抓正是少林小擒拿手的功夫。“山道湿滑,还是由贫僧来为吕大侠引路吧。”

吕不鸣手腕一缩,将竹杖斜提,杖头一挑,遥指向一恩的神门穴。一恩若是抓实了,他手上的神门穴先被杖头点倒。正是华山剑法中“古柏森森”的一个变招。“一恩大师,不必客气。”

一恩的小擒拿手变招迅速,手臂突的一长,疾点吕不鸣的虎口。吕不鸣手中的竹杖却是一伸一缩,轻点在一恩的手背上,便即收回。正是后发先至的绝妙变化。

一恩一惊,便慢慢收回了手臂。心中傲气顿收。盛名之下无虚士,华山剑法果然不凡。十分恭敬的合十为礼。“吕大侠,请。”

二人暗中这番交手不过是电光火石一般。现场只有一休和尚看得分明。他心知自己这个师弟性子极为骄傲,此次在吕不鸣手中小败一场,也是个教训。也不点破二人的交手,只是哈哈一笑,挑着担子,率先大步前行。
上一章节 目录 下一章节
上一章下一章